平衡态健康养生艾灸知识点
专栏:酷品资讯
发布日期:2020-04-29
阅读量:3538
作者:爱用建站

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就是中医传承千百年的艾灸。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艾草与温热的结合,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局部刺激,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1588038319445097778.jpg

经络调节,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在穴位上施灸时,疏通经络,使受到阻滞的气血恢复正常流通。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1588038319051083750.jpg

调节免疫,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这些书籍,都有艾的记载:《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扁鹊心书》宋朝太医窦材中记载"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又有"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记载。《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黄帝内经》对于药物的记载较少,而艾叶却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伤寒论杂病论》中就有两个用艾的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此二方至今仍然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名医别录》中,将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其功效后,人们对其广泛使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1588038319706090385.jpg

艾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直接悬灸或配合温灸器敷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借灸火的温热及药物作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止痛、驱寒温中,尤其对小儿风寒感冒、妇女产后保养、月经不调、宫寒畏冷有独特疗效。艾灸能激发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1588038320085059012.png


1565765400533041339.jpg

上一页:妙手“疫”画,活到老,“绘”到老
下一页:九嶷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迎省检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 反馈中心 进行举报。

    如有投稿需求,可点击立即投稿
    免费建站
    品牌营销
    免费小程序

    精彩资讯

    更多>>
    网站建设

    热点关注

    更多>>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